2011年1月27日 星期四

血汗工廠社會學課程大綱~東海大學社會系

歡迎選修啊!

血汗工廠社會學課程大綱

東海大學社會系大學部
授課教師:楊友仁博士
2011.春

時間:星期二下午2:00~5:00
地點:C203
Office hour:每週五下午2:00-5:00pm於教師研究室(敬請事先預約)
教師連絡方式:yyren@ms34.hinet.net
助教:蕭長展(d98550006@thu.edu.tw)


課程介紹

『為什麼不能批評富士康呢?』
『為什麼會有富士康這種發生員工連續跳樓自殺的工廠呢?』
『你們這些名嘴,怎麼能夠那麼確定,富士康絕對不是血汗工廠呢?』

這是本課程背後試著想要去理解的深層疑問與動力所在。2010年夏天,富士康深圳廠區發生工人連續跳樓自殺事件,之後,台灣的社會科學界學者,發起了「終結血汗工廠,捍衛勞動人權」的連署活動 ,因為在記者會上一句「台灣之恥」,引起了軒然大波,相信各位同學就新聞層面,對這個「台灣之恥」的爭議有一定的了解,在此不多贅述。

授課者位於此風暴的核心,在一連串接受媒體採訪、上call in節目與名嘴對話、與一大早打電話找上門謾罵的民眾溝通、回應眾多的email、收到恐嚇電話和一堆寄到學校的人身攻擊信、敝校校長的「關心」之後,授課者體會到一種「不應該批評富士康(或郭台銘)」的心態,而這種心態,某個程度深深地嵌入台灣社會的深層,它似乎成為一條敏感的神經,在這個「全民拚經濟」以及期待「鮭魚返鄉」的時刻,被認為不應該輕易挑起。

富士康,是身處資本主義全球化漩渦當中,台灣社會一個充滿張力矛盾的東西,它是大企業,是台商,是權力,授課者認為,它也是血汗工廠(sweatshop)。富士康現象,某個程度可以被理解為「血汗工廠現象」,作為一個代工王國以及資本主義的半邊陲手肘,「台灣社會如何面對台商血汗工廠呢?」,授課者認為,對台灣社會寄予這樣的反身性期待,是有進步意義的,但是其社會過程並不簡單。

這個課程,是這「反身性計畫」的一部分,要面對「血汗工廠現象」,必須要理解「血汗工廠結構」。我們生活所需的商品,相當程度都和「血汗工廠結構」脫不了關係,哀鳳手機只是其中一個例子,其他像衣服、鞋子、玩具、電腦、日用品等等,族繁不及備載。藉著大學所賦予的自由學術空間,本課程將有系統地引介經濟社會學、工作社會學、政治經濟學與新社會運動等理論視角,來對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血汗工廠歷史形構、全球資本主義與「血汗工廠結構」、其經濟社會矛盾與反對血汗工廠的社會實踐,進行深入的社會科學探討,以作為未來知識實踐的基礎。

教科書
Ross, R.J.S.(2004)Slaves to Fashion: Poverty and Abuse in the New Sweatshops,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非常全面的血汗工廠教科書,好讀不枯燥,我們讀其中三章,英文沒問題的啦!)

參考書
Rivoli, P.(2005)The Travel of a T-Shirt in the Global Economy: An Economist Examines the Markets, Power, and Politics of World Trade, John Wiley & Sons, Inc.
洪世民譯(2006)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台北:日月文化。

Bianco, A.(2006) The Bully of Bentonville: How the High Cost of Everyday Low Prices is Hurting America, Broadway Business.
陳正芬譯(2006)沃爾瑪有錯嗎?每日低價的高代價,台北:時報出版。

Pun, N. (2005) Made in China: Subject, Power and Resistance in a Global Workplace,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潘毅 (2006)中國女工──新興打工階級的呼喚,香港:明報出版社(有中文電子檔)。

Pruett, D. 等著,常維譯(2008)欲速則不達:社會審計的困境與出路,北京:社會資源研究所(有中文電子檔)。

弗裡德里希•恩格斯(1845)英國工人階級狀況(有中文電子檔)。

Klein, N.(2002) No Logo: No Space, No Choice, No Jobs, Picador.
徐詩思譯(2003)No Logo, 台北:時報。

課程要求

課堂出席
課堂之出席與參與攸關同學的學習,同學因故無法出席者,須事先向教師請假。本課程將進行隨機性點名,分為加分式點名與扣分式點名,加分式點名,有點到者,一次加總成績兩分,扣分試點名一次點名不到者,扣總成績五分;兩次點名不到者,扣總成績十五分,三次點名不到者,扣總成績二十五分。上課時主動回答授課老師提出的問題,一次加總成績二分。

指定教材閱讀
本課程授課方式主要由教師講授,兼及師生間的討論與對話。為提升上課品質,所有的同學都被期待應在上課前完成指定教材的閱讀,以便在課堂上可以參與討論。

分組報告與提問
每位同學均須加入分組,分組包括報告組與提問組,於每週上課時進行PPT報告、提問與交叉辯論,報告組負責報告每周指定教材閱讀心得,提問組負責就每週上課的主題與閱讀材料,提出具體的問題,與報告組進行多個回合的交叉問答,帶動課堂上的討論。

繳交書面報告
本課程的期中考與期末考將採取「自行考試」的方式,不在教室裡面考試,而以交期中報告與期末報告方式進行,期中報告字數約四千至五千字,期末報告字數約八千至一萬字。另外同學必須繳交三次的課堂讀書小書面報告,字數各約一千字。

影片與紀錄片欣賞
本課程將不定期播放關於血汗工廠與反血汗工廠運動相關的影片與紀錄片來輔助教學。

評分方式
課堂出席參與討論 25% 主要看出席率,簡言之,點名也
分組報告 主要看各組帶動課堂討論情況來給分
導讀    22% 需製作PPT
提問 8% 需製作PPT
讀書小報告    15% 三次,主要看授課吸收程度
期中報告     15% 寫作與分析能力訓練
期末報告 15% 寫作與分析能力訓練


授課進度

一、課程介紹(2/22)
完成同學分組,包括提問組與導讀組

二、血汗工廠是什麼?血汗工廠有很多嗎? (3/1)
Ross(2004)Chapter1

三、向下沉淪的競賽:200年來紡織工業的全球性轉移(3/8)
洪世民譯(2006)第五章

四、從農田到血汗工廠:成為紡織廠工人(3/15)
洪世民譯(2006)第六章

五、便宜的衣服怎麼來的?Gap的全球成衣商品鏈案例(3/22)
Ross(2004)Chapter6

六、紡織貿易協定的國際政治經濟學:CBTPA, MFA, ATC (3/29)
洪世民譯(2006)第七章

七、民族掃墓節學校放假(4/5)

八、控訴沃爾瑪(4/12)
陳正芬譯(2006)第一章

九、期中考(4/19)(自行考試)

十、沃爾瑪的中國代價(4/26)
陳正芬譯(2006)第七章

十一、壓榨打工妹:深圳港資工廠的案例(5/3)
潘毅(2006)第四章

十二、珠江三角洲台商工廠的勞動體制(5/10)
彭昉(2008)”計時趕工的霸權體制:對華南一家加工出口台資廠的勞動體制研究”,台灣社會學,14: 51-100。

十三、台商族群分工下的勞動控制:馬來西亞台商的案例(5/17)
龔宜君(2003)”跨國資本、族群與勞動控制:台商在馬來西亞的勞動體制”,台灣社會學,3: 253-289。

十四、全球資本主義與當代反血汗工廠運動(5/24)
余曉敏(2006)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勞工運動:現象、問題與理論,社會學研究,3:1-19。

十五、富士康是血汗工廠:中國大陸工廠調查報告(5/31)
兩岸三地高校富士康調研組(2009)兩岸三地高校富士康調研總報告。

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SACOM)(2006)無血汗校園運動--我要乾淨電腦!:中國電腦工業勞工狀況調查報告。(參考,非常淺顯)
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SACOM) (2007)沃爾瑪企業社會責任制度形同虛設:中國製造之玩具故事。(參考,非常淺顯)
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SACOM) (2006)繼續尋找米奇的良心:迪士尼產品的中國製造廠商的勞工調查報告之二。(參考,非常淺顯)

十六、國際NGO組織反血汗工廠的實踐:USAS(United Student Against Sweatshop)的案例(6/7)
Ross(2004)Chapter11

十七、企業社會責任(CSR)之國際標準與其不滿:以SA8000為例(6/14)
王美玲(2005)”SA8000社會責任管理體系之簡介”,印刷科技,21(2): 77-85。(非常淺顯)
常維譯(2008)第二章、第四章(非常淺顯)

Shamir, R.(2004)The de-radicaliza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ritical Sociology, 30(3): 669-689.(參考)
跨國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中華電信、英業達、廣達、臺達電、Intel等(參考)

十八、(6/21)期末考(自行考試)

2011年1月26日 星期三

文化行動主義專題:搖滾樂社會學課程大綱

歡迎東海大學部與研究所的同學選修



文化行動主義專題:搖滾樂社會學

東海大學社會系大學部/研究所

授課教師:楊友仁博士

2011.春

時間:星期一晚上6:00~9:00

地點:SS304

Office hour:每週五下午2:00-5:00pm於教師研究室(敬請事先預約)

教師連絡方式:yyren@ms34.hinet.net

助教:蕭長展(d98550006@thu.edu.tw)

課程介紹

搖滾樂作為當代人類社會的一大發明,既性感又令人興奮,我們愛搖滾樂,我們想搞搖滾樂。自Ardorno以來,音樂社會學即吸引了不少社會學者的注意,之後受英國文化研究取徑影響的流行音樂研究,也引發人文社會學界高度的興趣,立基在這樣的基礎上,本課程希望引入「文化行動主義(cultural activism)」的視角,有系統地探索跨文化之搖滾樂行動的社會學意義。

搖滾樂社會學在國內外許多社會學系都曾經開設過,經常被視為文化社會學的一個分支。相較於這類課程對於次文化、認同等議題的關注,本課程的特色在於,除了處理這些議題之外,更關注於鑲嵌在各式各樣之跨文化社會運動與集體行動中的搖滾樂,也就是「作為文化行動主義(Reed, 2005)之搖滾樂」的社會意義,簡言之,本課程的核心問題意識就是「社會運動中的搖滾樂:有用嗎?有什麼用?要怎麼用?」。

本課程基本上分為兩部分,前半段主要閱讀Andy Bennett所著的Culture of Popular Music,這是一本有趣而值得信賴的教科書,對於各種搖滾樂之音樂形式與社會脈絡的掌握度甚高,有中譯本,對於大學部同學而言,閱讀上一點也不吃力。後半段主要透過授課者提供的期刊文章閱讀,將視野拓展到不同的國家與社會脈絡,探討「作為文化行動主義之搖滾樂」的實踐案例,這些案例批判地超越主流意識形態對於搖滾樂的刻板想像,簡言之,我相信另一種搖滾是可能的,Another Rock is Possible。

本課程形式上作為東海社研所的課程,歡迎大學部同學選修或旁聽,授課方式兼顧大學部與研究所同學的理解能力,有興趣選修的大學部同學,請在第一堂課找教師簽名,再交給系辦即可選修。

Let’s get rock!

教科書

Bennett, A.(2001)Cultures of Popular Music,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有電子檔可下載)

孫憶南譯(2004)流行音樂的文化,台北:書林。(前半段課程使用)

參考書

Reed, T.V.(2005)The Art of Protest: Culture and Activism from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s to the Streets of Seattle,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Eyerman, R. and Jamison, A. (1998) Music and Social Movements: Mobilizing Tradition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arofalo, R.(1992)(ed) Rockin' the Boat: Mass Music and Mass Movements, Cambridge, MA: South End Press.

Roman-Rivera, W. J. (2008) Silence and Screams : “Nueva Canción” and its Impact on Political Movements in Chile, Argentina and Uruguay, Thesis, Ball State University.(有電子檔可下載)

課程要求

課堂出席並參與討論

課堂之出席與參與攸關同學的學習,同學因故無法出席者,須事先向教師請假。所有同學均須參與課堂討論、報告心得、提問與交叉辯論。

指定教材閱讀

本課程授課方式主要由教師講授,輔以師生間的綿密討論與對話。為提升上課品質,所有的同學都被期待應在上課前完成指定教材的閱讀,以便在課堂上可以參與討論。

音樂與影片賞析

本課程將隨堂播放與課程有關之音樂文本與影片,幫助同學理解各種搖滾音樂形式,以裨益於學習。

繳交書面報告

參與同學需繳交期末書面報告,字數約八千至一萬字。

評分方式

課堂出席參與討論 80%

期末報告 20%


授課進度

一、 課程介紹(2/21)

音樂文本賞析

二、二二八紀念日學校放假(2/28)

三、戰後時期的搖滾樂、政治與反文化(3/7)

孫憶南譯(2004)第一章、第二章

四、重金屬、叛客與抵抗政治(3/14)

孫憶南譯(2004)第三章、第四章

Halnon, K.B.(2004)”Inside shock music carnival: Spectacle as contested terrain”, Critical Sociology, 30(3 ): 743-779.

五、饒舌、嘻哈、舞曲與藥物(3/21)

孫憶南譯(2004)第六章、第八章

Kavanaugh, P.R. and Anderson, T.L.,(2008)”Solidarity and drug use in the electronic dance music scen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49(1): 181–208.

六、雷鬼、拉斯達與邦加拉現代南亞舞曲文化(3/28)

孫憶南譯(2004)第五章、第七章

七、兒童節學校放假(4/4)

八、青年與音樂創作:兼論音地搖滾(indie)、白人男子氣概與性別批判(4/11)

孫憶南譯(2004)第九章、第十章

Bannister, M.(2006)”’Loaded’: Indie guitar rock, canonism, white masculinities”, Popular Music, 25(1): 77-95.

九、期中考週,照常上課

社會運動中的搖滾樂:有用嗎?有什麼用?要怎麼用?(4/18)

Rosenthal, R. (2001) ‘Serving the movement: The role(s) of music’, 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25(3/4): 11–24.

Futrell, R., Simi, P. and Gottschalk, S.(2006)”Understanding music in movements: The white power music scen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47(2): 275-304.

十、龐克/硬蕊與社會動員:英國與美國的案例(4/25)

Moore, R. and Roberts, M.(2009)”Do-It-Yourself mobilization: Punk and social movements”, Mobilization, 14(3): 273-291.

十一、納粹搖滾與光頭族:英國與德國的案例(5/2)

Brown, T.S.(2004)”Subcultures, pop music and politics: Skinheads and “Nazi Rock” in England and Germany”, 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38(1): 157-178.

十二、搖滾明星與演唱會的政治行動:英國與比利時的案例(5/9)

Street, J., Hague, S. and Savigny, H.(2008)”Playing to the crowd: The role of music and musicians i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s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0(2): 269–285.

Cleen, B.D. (2009)”Popular music against extreme right populism: The Vlaams Belang and the 0110 concerts in Belgiu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12(6): 577-595.

十三、拉丁美洲的新歌運動:古巴的案例(5/16)

Luft, M.(1996)” Latin American protest music—What happened to "The New Songs"?”, Canadian Folk Music Bulletin, 30(3): 10-18.

Tumas-Serna, J.(1995)”Mass-mediated popular music and cultural change: The Cuban new song movement”,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 19(1): 111-125.

十四、新歌運動與拉美革命解放:薩爾瓦多的案例(5/23)

Almeida, P. and Urbizagastegui, R.(1999)” Cutumay Camones: Popular music in El Salvador's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 Latin American Perspectives, 26(2 ): 13-42.

十五、舞曲、多元文化與性寰宇行動:加拿大與中國的案例(5/30)

Matsinhe, D.M.(2009) “The dance floor: Nightlife, civilizing process, and multiculturalism in Canada”, Space and Culture, 12(1): 116-135.

Farrer, J.(1999)”Disco ‘super-culture’: Consuming foreign sex in the Chinese disco”, Sexualities, 2( 2): 147-165.

十六、端午節學校放假(6/6)

十七、搖滾後社會主義:中國與蘇聯的案例(6/13)

Huang, H.(2001)“Yaogun Yinyue: Rethinking mainland Chinese rock ’n’ roll”, Popular Music, 20(1):1-11.

Pekacz, J.(1994)”Did rock smash the wall? The role of rock in political transition”, Popular Music, 13: 41-49.

十八、期末考週,照常上課

台灣的搖滾樂與文化行動主義(6/20)

蕭長展(2009)基進音樂的文化抵抗與公共領域的另類想像:黑手那卡西的實踐經驗分析,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1年1月25日 星期二

都市過程、不均等機會結構與中國新富階級的崛起--剛通過的國科會整合型計畫書大要

這是剛通過的國科會整合型計畫書大要,應該是今年二月開始進行,敬請多多指教啊
 
都市過程、不均等機會結構與中國新富階級的崛起:
深圳收地租者與溫州炒房團之案例


經過三十年的經濟改革,中國許多人有錢了,成為所謂的新富階級,葉啟田說「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不過是不是真的「三七開」呢?中國經濟改革後,看來到處有機會,但接近成功致富的機會,是不是雨露均霑呢?肯定不是,肯定是如鄧小平所講的,一小部份人先富起來了。

申請者感到好奇的是,像深圳這種地方,為什麼有很多「城中村(urban village)」裡面的「房東」光是靠收租金就可以當有錢人(楊友仁、王鴻楷,2006;劉雅靈, 2009;藍宇蘊, 2005; He, Liu, Wu and Webster, 2010; Tian, 2008; Yang and Wang, 2007)?是所謂的「本地人」的關係嗎?如果是,那為什麼所謂的「上海人」,「北京人」,同樣是本地戶口,為什麼沒有那麼多「坐地發財」的收租者呢?而像溫州這種地方,過去是以發展工業產品生產和貿易聞名的,為什麼近來出現了名震兩岸三地的「炒房團」呢(吳老二、祝平衡,2006;唐高平,2006a;2006b;楊在軍, 2005; Walcott, 2007; Wei, Li and Wang, 2007)?相較於其他搞生產貿易的溫州人,這幫溫州人是如何「升級」成為房地產資本家呢 ?

相較於西方社會,改革開放後的中國都會區,似乎有更多「特殊」的機會管道,可以讓一些人成為所謂的「新富者(new rich)」,例如本研究關注的深圳的城中村收地租者(rentier, 或者說是食租者),溫州的房地產投機客,細細考察這些新富者致富的「機會結構(opportunity structure)」、其所鑲嵌的空間社會過程與行動者網絡(actor-network),我認為相當有助於我們對於中國大陸社會經濟變遷及其不平等的進一步理解,這是本研究的基本旨趣。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後,或者說,轉型經濟下的,社會經濟地位的不平等,以及社會流動的機制,是一個相當龐大的社會科學研究課題(Bian, 1994; 1996; 2002; Blau and Ruan, 1990; Nee, 1989; 1996; Nee and Cao, 1999; Walder, 1995; 1996; Zhou, 2000),近年來,有不少地理學者與都市研究學者,開始把諸如都市土地開發、戶籍制度的演化、產權體制轉化、住宅商品化過程等傳統的中國都市研究(urban China studies)課題,連結到這些機制與過程,對於社會階層化(social stratification)的影響(He, Liu, Wu and Webster, 2010; Hu and Kaplan, 2001; Wang, 2000; Wang and Murie, 2000; Wu, 2002; 2004; Wu and Li, 2005; Wu and Treiman, 2004; Yang and Wang, 2007; 2008),在這個新興的研究領域中,有一個具代表性的分析性概念被提出,那就是「社會-空間差異化(socio-spatial differentiation)」(Skkora, 1999)。「社會-空間差異化」的研究視角,可以被理解為「社會階層化」研究當中新興的一脈,這支研究視角,越來越頻繁地被運用在探討後社會主義國家(特別是中國)的社會變遷,本研究基本上即是立基在這樣的研究視角,藉著對深圳收地租者以及溫州炒房團這兩種鑲嵌在不同地理空間脈絡中崛起之新富階層的研究,來豐富對於轉型經濟下中國大陸社會經濟不平等發展的理解。

「新富階層(new rich)」這個詞彙,簡言之,最近富起來的人也,基本上就蘊含了「社會流動」的概念,而本研究的切入點,比較不是從「透過個人努力而獲得向上流動與社會經濟地位」這個角度出發 ,來探索中國大陸的社會流動,而是較接近「社會群體(collectivities)的流動模式(Erikson and Goldthorpe, 1992)」這個研究典範,也就是所謂的「階級流動分析」。受到馬克思主義的影響,這個研究典範強調每個社會階級具有其特定的階級利益,這種階級利益,必須從與其它階級的特定關係來理解(Parkin, 1971)。不同於亞里斯多德式的世界觀,我們認為「新富階層」不是可以獨立界定、無需涉及與其它事物之關係的「物自身(thing in itself),立基於馬克思主義的「關係式存有論(relational ontology)」(Harvey, 1974),這個研究關切的是中國大陸「新富階級」的生產關係,或者,生產出這些新富階層的社會關係。

而深圳收地租者與溫州炒樓團這兩種新富階層的興起,都牽涉到一個社會過程,就是中國大陸「空間商品化」的都市過程。近年來中國大陸房價大漲,2005年中國國務院提出國八條、國六條等相關文件,開始進行所謂的「打房」,長期以來中國大陸存在的居住問題再度被重視。這裡我們注意到一個明顯的「住宅分層(housing stratification)」現象,長期以來在中國大陸學術界與官方政策討論住宅問題主要集中在所謂的「商品房」層次,但在中國引進外資,改變原先產業及空間結構後,另一批原本生活在農村、過去被稱為「農民工」的「移民勞工」大量進入沿海城市尋求工作,他們是沒有能力進入所謂「商品房」市場的,這些龐大的勞工階級,他們在沿海工作城市的住宅需求相當大的一部分是透過以城中村為代表的「非正式住宅系統」而得到服務。

受到更廣泛之社會經濟脈絡所影響的「住宅分層」現象-也就是商品房系統與城中村住房系統的並存,反映出溫州炒房團與深圳收地租者之間的某種「關係性存有」,這可以透過以下非常初步的分析性假設來呈現:因為溫州炒房團炒作房地產,使得許多人(特別是移住勞工)無力進入商品房市場,而必須仰賴城中村住房系統所提供的服務,因而使得城中村的房東(收地租者)有相當龐大的租金可以擷取。

當然,以上這個相對粗糙的分析性假設,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來釐清關於空間商品化以及住宅分層現象所牽動之更廣泛的經濟社會關係,而這似乎可以透過探索深圳收地租者以及溫州炒房團這兩種新富階層的崛起過程,來得到更多線索。因此,本研究的基本發問是,深圳收地租者與溫州炒樓團這兩種社會群體的「變化生成(becoming)」,是鑲嵌在怎樣的社會關係與空間過程之中呢?其變化生成所仰賴的「不均等機會結構(unequal opportunity structure)」,與諸如地方積累模式、都市土地開發、戶籍制度的作用、產權體制轉化、住宅商品化等「都市過程(urban process)」,存在著怎樣的關係呢?本研究試圖運用「社會-空間差異化(socio-spatial differentiation)」的視角,來切入探討深圳收地租者與溫州炒房團這兩種新富社會階級「變化生成(becoming)」的社會關係。

以下我們就對這兩種新富階層的經驗性脈絡做一初步探討。關於深圳的收租者,既有的研究指出,他們是一群具有深圳本地戶口、享有受到村集體土地產權所保障之利益的一群人,而藉著這樣的定義,衍生出一個較具普遍性的「收租階級」概念(劉雅靈,2009)。不管是收租者或者收租階級,其對應的社會角色,就是城中村的房東。「城中村」--遺留在城市中心區的農村地帶—其實是中國大陸城市的普遍現象,其特殊空間形構係根植於中國大陸城鄉二元體制之制度歷史所遺留的遺產。「城中村」是中國大陸實現城市化以前,分布在城市建成區內的農業行政村,城中村所佔有的土地是作為農民宅基地和農村集體經濟擁有使用權的土地,在中國各地城市化進程中普遍存在。城中村其實類似於第三世界的非正式住宅聚落社區,存在著違法建設浮濫以及環境質量低下等問題,如何加以治理整頓成為目前中國大陸各大城市的重要都市政策,也是中國大陸社會主義城市化的歷史遺留債務。

城中村的土地屬農村集體所有,由集體統一無償分配給村民使用,行使土地的使用權利,村民可依據自己的需求在村集體分配的宅基地上興建住房。分配給村民的宅基地佔有期不受限制,而城中村土地上的房屋產權幾乎都是村民私人所有,因為土地產權不屬於國有土地,包括規劃與建管等等的城市政府管理權力在管控城中村建設上的能力相當有限,為了提供更多出租房空間而超密度建設的城中村很常見,承租城中村住宅的居民通常為外來人口,公共設施的提供卻因為其在城市規劃體系之外而相對匱乏,使得城中村呈現出缺乏規劃、人口與建築密度高、欠缺公共設施的實質空間特性。

圖1 深圳羅湖區城中村分布圖

資料來源:羅湖區舊城改造辦公室

學界一般對於城中村的研究係關注於城中村作為提供外來流動人口以及移民勞工的廉價住宅之角色,例如Zhang et al.(2003)在對廣州及東莞抽樣調查樣本發現,85%以上的外來人口月收入在500元以下,每個月居住花費大約佔家庭平均總收入30%左右,而城中村住房比商品房租賃房便宜10%-20%,使得城中村成為許多外來人口聚居的地方。然而,「城中村的房東如何致富求發展」這個問題,鮮少被中國都市研究學者深入探討。根據研究者初步的調研發現,城中村的「準地主」,其社會經濟條件有很大的差異性,並不是所有的「收租階級(劉雅靈,2009)」都能夠得到龐大得租金,有些城中村在還沒有發展成廉價住宅聚落之前,宅基地就已經被地方政府徵收、拆除了,有些城中村受到地方政府相對嚴密的建設控制,而另外有些城中村在舊區改造過程中,透過與開發商的協議而得到龐大的租金收入(例如深圳的漁農村)。

以深圳這個「機會之都」為例,城中村的本地居民如何能在都市發展過程中累積財富,是受到各種各樣「社會-空間差異化」之機制的影響,例如地方政府政策創新、都市規劃、房地產開發商策略、村集體關係乃至於地方政治等等,從「社會-空間差異化」的角度,仔細考察那些發達起來的收租新富之財富積累方式,有助於我們理解中國大陸社會經濟之不平等發展機制。

此外就「溫州炒房團」而言,據不完全統計,溫州市區及樂清、永嘉等縣約有8萬多人在全國購置房產,按1人購買2套房子動用資金60萬元計算,總資金額在420億元。而在外地購置多處房產的溫州人,保守估計在5萬人以上。按照1人1套50萬元計,共為250億元,加上國外的溫州人在中國境內投資房產的資金也不下幾十億。業界廣泛認同的是,溫州有10萬人在炒樓,動用的民間資金高達1000億元。溫州炒房團的發展,一開始是先從溫州本地開始的,據瞭解,溫州的房地產開發規模相當於江西一個省的總量,而溫州市區的人口不過100萬多一點。溫州炒房團這個詞彙,大約是在2000年開始有的,從2000年起,溫州人開始在上海、杭州、蘇州、廈門、北京、寧波、金華等地置業,溫州房地產資本人開始大規模向外擴張,於是有了溫州炒房團這個名詞出現 。

這個龐大的房地產金融資本的流動,還牽涉到溫州本地經濟發展的瓶頸。唐高平(2006)指出,溫州炒房團的興起,與溫州本地經濟發展衰退,有一定的內在關係,統計數據顯示,2002 年溫州GDP 的增長速度滑落到浙江省第七位,2 0 0 3 年上半年列全省倒數第二,7 、8月份則連續兩月倒數第一,2 0 0 4 年溫州G D P 增長14.1%,浙江省為14.3%,其中1~9 月份溫州市工業銷售產值增長率為2 5 . 8 % ,低於全省增長速度6 . 1 個百分點,居浙江省末位(唐高平,2006)。簡言之,有可能是因為溫州資本在本地得不到擴大再積累的條件,才往外流動,尋求更高利潤的投資。

以 David Harvey的三級資本迴路理論來看(Harvey, 1982),溫州炒房團的出現,背後的意義是本地資本從一級迴路(製造業)往二級迴路(營造環境, built environment)轉移,因此,要瞭解溫州炒房團的崛起,我們希望考察以下三個問題:

(一)溫州經濟發展模式為何無法擴大再生產?

(二)溫州房地產資本從怎樣的渠道進行集資?

(三)溫州房地產資本透過怎樣的方式在中國大陸特殊的房地產市場中取得獲利?

從「社會-空間差異化」的角度出發,本研究將仔細探索以上三個關於溫州炒房團崛起與積累財富的社會空間過程,並相信這將有助於我們理解中國大陸社會經濟之不平等發展機制。

東海大學社會系大陸經濟發展與企業課程大綱

歡迎大學部同學選修!

大陸經濟發展與企業


東海大學社會系大學部

授課教師:楊友仁博士

時間:星期三下午2:00~5:00

地點:C113

Office hour:每週五下午2:00-5:00pm於教師研究室(敬請事先預約)

教師連絡方式:yyren@ms34.hinet.net

助教:許瑞員(g97550017@thu.edu.tw)

課程介紹

中國大陸的和平崛起,是當代人類社會最重要的現象之一,也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過去外界常帶著神秘的眼光,來看待中國的崛起,甚至有所謂的「奇蹟論」,而本研究的基本觀點在於,中國的崛起,與其特殊的經濟改革方案與歷史,有相當大的關係,簡言之,「要瞭解中國大陸,就必須了解其經濟改革」。

作為東海社會系企業與社會學程,本課程開設的目的,即在於透過理解中國大陸的經濟改革歷程與內涵,建立對於「中國大陸崛起現象」一個有系統的理解。綜合既有之研究成果,本課程將實事求是、有系統地,解析中國大陸經濟改革的若干重要面向, 以回應「中國如何崛起」這個大課題。

本課程主要運用中國大陸重要經濟學家吳敬璉所著作的教科書,輔以撥放影片與紀錄片、若干重要研究與參考教材,來進行授課,此教科書兼具深度、廣度、歷史縱深與政策實務,內容豐富但一點也不枯燥,相當有助於同學理解當代的中國大陸發展。本課程適合對「中國崛起現象」有興趣,以及對「後社會主義國家轉型」、以及經濟發展課題有興趣的大學部同學修習。

教課書
吳敬璉(2005) 《當代中國經濟改革:探索中國經濟順利轉型的秘密》,台北:麥格羅‧希爾。

參考書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台北:聯經。
蔡昉、林毅夫(2003)《中國經濟》,台北:麥格羅‧希爾。
高長(2002)《大陸經改與兩岸經貿關係》,台北:五南。
魏艾等(2003) 《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市場轉型》,台北:揚智文化。
高柏文(2004) 《中國共產黨區域經濟思想研究》,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課程要求

課堂出席
課堂之出席與參與攸關同學的學習,同學因故無法出席者,須事先向教師請假。本課程將進行隨機性點名,分為加分式點名與扣分式點名,加分式點名,有點到者,一次加總成績兩分,扣分試點名一次點名不到者,扣總成績五分;兩次點名不到者,扣總成績十五分,三次點名不到者,扣總成績二十五分。上課時主動回答授課老師提出的問題,一次加總成績二分。

指定教材閱讀
本課程授課方式主要由教師講授,兼及師生間的討論與對話。為提升上課品質,所有的同學都被期待應在上課前完成指定教材的閱讀,以便在課堂上可以參與討論。

分組報告與提問
每位同學均須加入分組,分組包括報告組與提問組,於每週上課時進行PPT報告、提問與交叉辯論,報告組負責報告每周指定教材閱讀心得,提問組負責就每週上課的主題與閱讀材料,提出具體的問題,與報告組進行多個回合的交叉問答,帶動課堂上的討論。

繳交書面報告
本課程的期中考與期末考將採取「自行考試」的方式,不在教室裡面考試,而以交期中報告與期末報告方式進行,期中報告字數約四千至五千字,期末報告字數約八千至一萬字。另外同學必須繳交三次的課堂讀書小書面報告,字數各約一千字。

影片與紀錄片欣賞
本課程將播放關於中國大陸的電影與紀錄片來配合教學,如與CNEX(Chinese Next, See Next, http://www.cnex.org.tw/index.php)有關的中國大陸影片,初步規畫的影片包括:中國、中國進行式、紅穀子、浮萍、等等。

評分方式


課堂出席參與討論 25% 主要看出席率,簡言之,點名也

分組報告 主要看各組帶動課堂討論情況來給分

導讀    22% 需製作PPT

提問 8% 需製作PPT

讀書小報告    15% 三次,主要看授課吸收程度

期中報告     15% 寫作與分析能力訓練

期末報告 15% 寫作與分析能力訓練


授課進度

一、課程介紹 (2/23)
完成同學分組,包括提問組與導讀組
二、中國大陸經濟改革問題的提出 (3/2)
吳敬璉(2005)第一章

三、 改革戰略的演化 (3/9)
吳敬璉(2005)第二章

四、 承包制與農村部門改革 (3/16)
吳敬璉(2005)第三章

五、 企業制度改革與公司化 (3/23)
吳敬璉(2005)第四章

六、 產權體制轉化與民營經濟發展 (3/30)
吳敬璉(2005)第五章

七、 學校放假  (4/6)

八、 金融市場發展 (4/13)
吳敬璉(2005)第六章

九、 期中考 (4/20)(自行考試)

十、  財政體制改革與分稅制 (4/27)
吳敬璉(2005)第七章

十一、 對外開放與外向型經濟發展 (5/4)
吳敬璉(2005)第八章

十二、 社會保障體系的轉化 (5/11)
吳敬璉(2005)第九章

十三、 兩岸經貿互動與全球生產網絡 (5/18)
楊友仁(2008)”產業網絡之領域化與組織治理的對話:以PC 產業台商跨界生產網絡為例”,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4:15-30。
童振源(2001)”兩岸經濟全球分工與互賴”, 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7(3):116-141。

十四、 中國製造:鞋業台商的案例 (5/25)
鄭志鵬(2008)” 市場政治:中國出口導向製鞋產業的歷史形構與轉變”,台灣社會學,15:109-163。

十五、 民工階級的形構 (6/1)
吳介民(2000)”壓榨人性空間:身分差序與中國式多重剝削”,台灣社會研究,39:1-44。

十六、 農村產權制度變遷 (6/8)
陳志柔(2001)”中國大陸農村財產權制度變遷的地方制度基礎: 閩南與蘇南的地區差異”,台灣社會學,2:219-262。

十七、中國大陸的非正式部門 (6/15)
吳德美(2003)”中國大陸都市非正式部門就業中的城鄉差異”,中國大陸研究,46(5):127-150。

十八、期末考 (6/22)(自行考試)